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资讯 » 正文

首钢迈出全面调整转型新步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29  浏览次数:123
 
核心提示:在经历了百年辉煌,历时十年的浩大搬迁工程之后,首钢老厂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2013年起,首钢老工业区开始从单一主体、钢铁冶

    在经历了百年辉煌,历时十年的浩大搬迁工程之后,首钢老厂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2013年起,首钢老工业区开始从单一主体、钢铁冶炼、封闭空间,向多元主体、现代服务、开放融合全面调整转型。当人们再次踏进首钢厂东门时,带给人巨大冲击的是,这里正在缔造的全新产业和这片热土上孕育的勃勃生机,百年历史的首钢老工业区开始了新的征程。

    2014年以来,面对严峻挑战和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在总公司党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坚定不移、攻坚克难,着力推进北京园区开发建设,努力营造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环境,力争将首钢老工业区打造成为落实首都功能战略定位的践行区、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国家绿色低碳示范园区。经过首钢人的不懈努力,北京园区开发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炼铁料场”变身“创意广场”

    天安门向西18公里的地方,此刻正是一片火热与繁忙,首钢老厂区第一个改造项目——西十筒仓创意广场即将竣工。

    西十筒仓项目被列为国家发改委老工业区改造的首个试点项目,按照规划,6个筒仓被成功改造成创意办公空间。为了完美呈现,设计团队将设计和施工方案经过反复修改,仅图纸就超过了500张。在设计思路及理念上,看重三个平台的运用,分别是城市规划建设平台、城市公共运营服务平台和智慧决策平台,从理念上遵循智慧生命体系,从体系上打造智慧的设计体系和智慧的运营体系。

    改造后的筒仓外观非常时尚,筒仓外共开设了千余个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大小孔洞,用这些孔洞做窗户,既方便采光又彰显文化与时尚。玻璃幕墙的连廊与水泥筒柱的搭配设计是轻盈与厚重的碰撞,在百年首钢的映衬中,更是让历史照进了现实。此外,项目还采用了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光纤照明、雨水收集利用等绿色环保技术以及BIM、GIS、照明控制等多项先进技术,成为了首钢打造成智慧园区的示范项目。

    在第三届亚太商业地产建筑设计效能高峰论坛(Green-CREP3)上,西十筒仓改造项目经大会评审委员会严格把关、层层筛选,从60余个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太国家或城市的入选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亚太商业先锋大奖”。作为工业资源构筑物改造再利用的代表,西十筒仓改造项目集创意服务、特色商务、工业旅游、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不但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特色,又赋予了它新的功能和新的生命,让原本的“炼铁料场”变身为具有独特风貌的“创意广场”。

    目前,已经有多家文创企业准备入驻,将来会有更多的创意项目来这里落地。未来,首钢老厂区还将推进以互联网金融为主要产业的二型材产业园,以总部经济为主的首钢广场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特钢绿能港项目。

    先期启动项目带动园区开发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首钢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转变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开发模式,加大开发力度,以先期启动项目带动园区建设和政策落实。

    首钢转型关键在于破解土地和资金两大难题。首钢老工业区成功获批首批试点,享受国务院9号文政策。落实国家政策,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推进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14〕28号)。《意见》明确提出,利用首钢老工业区原有工业用地发展符合规划的服务业(含改扩建项目),涉及原划拨(或原工业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或改变用途的,按新规划条件取得立项等相关批准文件后,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地。按照“原汤化原食”的原则,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首钢权属用地土地收益,由市政府统一征收,定向使用,扣除依法依规计提的各专项资金外,全部专项用于该区域的开发建设,包括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红线内征地拆迁补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地下空间公益性设施建设等。研究在首钢老工业区试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理顺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支持首钢总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金融创新业务,充分利用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债、中期票据和项目收益性票据等融资工具,进行多种渠道融资。设立京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桥”作用,采用母子基金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用以支持首钢老工业区产业升级和曹妃甸园区建设。

    截至目前,西十筒仓改造项目(一二期)完成了主体工程及部分配套工程建设,已开始精装修;二型材、脱硫车间、一耐养老、晾水池东路等项目完成了内部立项,其中二型材、晾水池东路项目已开始初步设计,脱硫车间项目正进行控规调整,一耐养老项目正编制控规调整方案并推进建筑方案设计;完成了长安街西延线首钢厂区建筑物、首钢广场及古南先期启动地块已腾迁区域的拆除工作;首钢水厂项目完成了可研、环评、地勘报告编写工作;晾水池东路已取得市规委道路工程设计方案批复等,已完成部分专业施工图设计,已开展红线范围内部分设备设施的拆除。

    招商推广工作也实现新突破。相关部门采取不同形式对园区及开发项目进行宣传推介,先后举办了中外知名企业投资首钢行、世界侨商创新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等活动,参加了科博会、乒超联赛、第十八届京港洽谈会,就筒仓创意广场项目、二型材互联网金融产业园项目、首钢广场项目、侨商创新中心项目等进行重点推介;搭建了园区网站、微博及微信平台,并与市侨办、中关村管委会及招商局集团、海尔集团创新中心、中关村智慧产业联盟等单位和企业进行了深入洽谈。

    另外,体制机制也得到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园区开发协作平台初步形成。从内部管理的角度看,为园区开发做好人才保障,逐渐形成由土地一级开发向一二级开发联动的职能转换,积极建立蓬勃向上、奋发进取、高效协同、团结敬业的开发队伍;工作人员认真强化基础工作,梳理专业工作流程。修(制)定各专业规章制度,搭建集中采购、招投标、监督检查等管理平台,内部管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从集团协同的角度看,在总公司统筹安排下,围绕园区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建立了相互配合、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首建投公司、总工室、园区管理部、首建集团、园区服务公司等团队通力协作,深度参与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有序工作、共同提高,为首钢向现代城市综合服务商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激发创新活力

    积极引入和培育“高精尖”产业

    首钢是我国乃至国际上成功实施千万吨钢铁冶炼搬迁企业,首钢老工业区调整是在首都新的发展阶段,着眼于强化首都战略功能定位、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区域面临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城市功能精细再造两大战略性任务,其开发建设过程涉及政策、体制等现实难题,既需要在管理体制、规划政策上双创新,又需要在土地开发再利用、产业培育升级上双突破,必须依靠改革创新、开放融合发展,这将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艰难历程。

    在产业培育方面,首钢地区获得多项国家级试点和政策支持,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北京保险产业园、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市发改委牵头设立了“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成为西部新兴产业引入培育的投融资平台。

    首钢老工业区未来的发展将会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培育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挥区域政策优势,突出科技、文化双创新,以吸引创新要素和产业链高端环节为导向,聚焦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华商侨商等国内外优势资源落户,引进和培育金融保险、商务、设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吸引各产业联盟、国际组织、专业协会以及国际顶尖企业入驻。围绕大数据、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文化创意、工业旅游、养老服务、健康医疗等新兴特色服务业。适度承接首都核心区及朝阳、海淀等资源富集区的功能和人口,严格控制新增外来人口。

    顶层设计助推首钢老工业区转型

    推进首钢老工业区改造调整和建设发展,是坚持和强化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北京市顶层设计与首钢集团战略转型密不可分,两者共同助推老工业区的调整改造。

    顶层设计与对接机制提供重要保障。首钢老工业区的调整改造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首钢始终重视与北京市、区县政府及相关委办局的沟通协调对接工作,积极与发改、国土、规委、国资、经信、财政、地税、住建、金融、投促和石景山、丰台、门头沟区政府进行对接,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北京市规委、北京市规划院组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规划工作协调小组;与石景山区建立工作对接领导小组等。各级政府、委办局均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帮助首钢解决实际问题,有力推动了首钢老工业区调整改造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钢集团战略转型提供内部支撑。总公司党委确立了“一根扁担挑两头”的战略定位,通过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和金融平台这根扁担,实现钢铁和城市综合服务商两大主导产业协同并重发展。超越传统房地产,将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产业布局紧密结合,打造贯通整个产业链条的“城市综合服务商”,大力进军北京市乃至其它区域的城市服务产业。在发展城市综合服务业的战略中,其重要载体是首钢老工业区的改造升级。首钢老工业区秉承“绿色、高端”的开发理念,以生态园区和智慧园区建设为核心特征,坚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高度负责精神,科学设计、精心施工,打造首都建设的精品力作”,力争将首钢老工业区打造成为落实首都功能战略定位的践行区、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国家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