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起来
中国钢铁企业网高村铁矿讯以前,我们从现场回来,安全帽总是随手一丢了事,水喝完了也是顺手把杯子往桌上一放,显得很是凌乱。”回忆起原来的情形,司机曹金平打开了话匣子:“有一次我们交接班,接班人员发现工具少了一把活动扳手,在电铲上下找了个遍也没找到。交完班后,我和几个同事又到铲子上去找。上了一夜班又困又累,却为了一把扳手不能按时下班,心里实在憋屈。” 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实在太多了,而原因就在于现场管理不到位,操作与管理不规范。 马钢南山矿高村铁矿电铲工段段长卜维平看在眼里,寻思着要改变这种脏乱差和不规范的状况。 于是,从2012年4月起,他从对门窗桌椅的定人定置和卫生责任区包干抓起,将门窗、桌椅和空调等进行了定人定责,卫生包干,在每扇门、每块玻璃和空调,桌椅的左右拐角粘贴裸空的蓝序号和责任人的名字。 刚推行时,很多工友很不适应,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这是搞形式主义。为消除这种错误认知,老卜通过生产会、班前会、交接班等多种形式反复宣讲,不厌其烦,引导职工正确认识现场管理的意义,以及规范操作的诸多好处,同时制定考核制度,奖优罚劣。双管齐下,工友们的思想观念得以转变,并见诸行动,工段办公及休息区域面貌一新,真正做到了窗明几净。 初战告捷,卜段长信心大增,旋即将现场管理延伸到设备管理上,极力推行"清洁、润滑、调整、坚固、防腐"十字作业法,对单机也实行各维护区责任人包干制,并悬挂定人定置牌和机长名字,把每台电铲的管理职责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头上,有效杜绝了班与班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当班司机还要进行日常的设备点检、清洁维护,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 强力推行,自主整治,规范行为,渐成习惯。在此基础上,卜段长先后推出了16项113条考核内容,突出考核指标的导向,确保将各项任务分解、细化、实化、量化为具体的绩效指标,加强动态跟踪、过程控制和日常监督,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与管理,有效消除操作和管理上的随意性,建立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刚性约束,消除了“人管人、人管事”的弊端。 一切规范,规范一切。现在的电铲工段岗位目标更加明确,人员责任更加清晰,工作流程更加透明,考核引领的导向作用和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充分显现,把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并以“不落实之事”倒查“不落实之人”,真抓实干蔚然成风,工作任务、目标责任和管理标准落实更加有力有序,样板单位的新形象更加鲜亮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