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吕梁建龙轧钢厂“四大秘诀”助力高速线材C级率跃升
日期:2025-10-23 14:47  点击:391
 为精准响应下游客户对产品精度和加工效率的更高需求,降低客户后续拉拔成本,吕梁建龙轧钢厂积极践行“客户至上,精细管控”的质量理念,联合技术中心对高速线材产品尺寸标准进行全面重构。在国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将C级品关键尺寸的小面公差严格控制在0.15mm以内,实现产品尺寸的精准升级,既满足客户深加工环节的效率需求,也实现了公司产品质量从“合格品”到“精品”的跨越式提升。

组建专项小组,精准施策

今年4月,轧钢厂正式启动品质提升专项工作,由卢厂牵头成立“C级率攻关小组”。小组以“刨根问底”的态度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多次组织专项会议,系统分析问题症结,将复杂难题拆解为可落地的具体任务。最终聚焦“操作”这一核环节,从“标准”“培训”“工艺设备”和“绩效考核”四个维度制定精准提升路径,为C级率持续优化奠定基础。

完善标准与培训,夯实基础

为筑牢质量提升根基,各专业工程师协同修订并完善高速线材的操作规范与质量标准,在原有标准之上,新增针对轧件C级率的专项要求,让质量管控有章可循。同时针对性开展员工培训计划,累计组织专项培训10余场,覆盖一线员工超100人次,培训内容涵盖产品标准解读、规范操作要点及关键质量节点控制等,培训后标准操作考核通过率达100%,切实提升了全员的专业能力与质量意识,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严格按标准操作,保障成品质量。

优化工艺设备,严控过程

在工艺设备方面,技术团队通过反复测算与研究,重点对孔型设计实施优化。通过优化孔型参数,尤其是φ22及φ24规格30#架次轧机的孔型优化改进,切线角由15°分别更改为22°和20°,槽口宽度分别从22.29mm和24.31mm增加到23.36mm和25.25mm,极大改善了线材成型质量,减少成品耳印,大幅缩小尺寸偏差,为产品稳定达到C级标准筑牢技术根基。

此外,通过精准校对测径仪、强化岗位协同、实时沟通尺寸变化,实现工序间“零延时”响应,对过程红坯尺寸进行严密监控,将测量误差严格控制在0.02mm范围内,真正做到“每一道工序都可控、每一个环节无疏漏”。

强化绩效激励,营造氛围

为充分激发员工参与质量提升的积极性,轧钢厂推出专项劳动竞赛,将C级率指标与员工绩效直接挂钩。这一举措不仅让质量目标与员工利益紧密相连,更在车间内营造出“比精度、学规范、赶进度、超目标”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员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品质提升的强大合力。

凭借这套“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面优化”的组合拳,轧钢厂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高速线材产品C级率从三月的33.33%稳步攀升,最终在九月达到98.82%,成功实现品质“翻身仗”。这一蜕变,不仅是数字的跨越,更是公司坚守品质初心、以客户为中心的生动实践。

此次C级率的成功提升,是轧钢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未来,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品质提升为核心,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强化质量管控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用更优质的高速线材产品回馈客户信任,为公司战略发展筑牢品质基石。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0/23 19:57
首页 刷新 顶部